黄氏家庙 | 廣東大埔

祖先开基的传说与解读(节录)

位置: 首页 > 文章分享[ 发布时间: 2016.10.27  作者: 肖文评(嘉应学院 客家研究院)  阅读: 5546 ]

------以大埔县百侯杨氏为中心

肖文评(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广东梅州)

黄氏对于祖先开基的传说故事,只有置于当地的社会环境中,结合地方历史发展的时间序列,才能理解其社会意义。

黄氏口传族谱的意义

黄氏研究宗族历史,传统的做法是查阅宗族的历史记载——族谱。但族谱是后人对以往历史的追溯,是为建构宗族而编纂出来的,并非是始祖开基后的真实记录。至于其编纂过程,刘志伟认为它是把以祖先崇拜为中心的口传族谱以宗法观念为中心的成文族谱结合起来的产物。“明清族谱其实融合了两个不同传统,一是基于祖先崇拜观念的民间口头流传的祖先系谱述叙的传统,一是基于宋明理学家极力建立的宗法观念,以敬宗睦族达致明宗法序昭穆目的的成文族谱传统。

黄氏查阅粤东北地区百侯村各姓的族谱,基早期部人就是源自民间口头流传的祖先系谱,证据之一是对始祖历史的模糊不清。如肖氏,认为其始祖念三郎为江西泰和人,宋末进士,任潮州路总管时为避乱而迁居百侯,但“生子多少及生卒年月,俱失传。”杨氏始祖四十一郎,生卒俱失记。池氏始祖念三郎,“时民风古朴,未有谥号,自此至五世生卒,皆缘兵燹失记”。池榘于乾隆六年作《累世名字歌》曰:茫茫五代谱残阙,惟自六世详旧乘。有的甚至祖宗名字也没有,只好由后代在追溯时为其取名,如湖寮黄氏关于始祖“蒙复公”的来历。湖寮《黄氏族谱》载:蒙复公,妣郑氏,湖寮黄之鼻祖也。因世远难稽,不知其讳。上世无谥,蒙复或其号也。凡蒙复公派下之各谱,都作如些记载:“一世蒙复公,先闽汀石壁乡人,元末避乱,流移奠基于大埔湖寮横塘,始其基也。妣郑氏,生二子:月梅、月明。二世月梅公,妣郭氏,谥懿恭,生一子念一;月明公,妣郭氏,生一子念二。三世念一公,妣罗氏、陈氏。四世守素公。”蒙复公的历史看似清晰,但实为后人统合的结果——大麻敬里岸洋尾黄氏(属湖寮窠里支派)手抄老谱记载:“(一世二世三世)生住黄泥塘,及后死俱葬龙窠左侧【风雨过排】形,寅山申向,未有石碑记。及后世孙名楼字于安首事未认,难分祖妣姓氏,改称蒙复公,为始祖。”由此而有了始祖“蒙复公”之名。

黄氏其次是取郎名的传统。客家地区的族谱中,在士大夫模式的族谱普及前的口述族谱传统痕迹最明显的是,在明代及明代以前的早期世系,大量采用“郎名”或“法名”。这一现象早为许多修谱者和研究者所注意。罗香林在其《广东民族概论》中认为,客家人祖先的郎名,是“土著畲民之巨阀,依其入境次序给以几郎几郎的名号”。不过李默对此驳辩甚详,认为取郎名是闽、粤、赣边方言区的一种命名习俗。郎名为法名,须举行一定的法事仪式而取得,在人死后才使用。而取法名的命名习俗,是畲瑶族人的传统……。关于郎名、法名的传统存在于客家族谱这个事实,反印了一种习惯的遗留,他们普遍存在也是由于以前的人与祖先的关系通过“奉朝”的仪式建立,这个做法成为在书写的族谱流行之前的宗族的元素。据此,族谱中所见之郎名,当是传统以来因祭祀祖先而留传下来的口传族谱部分,反映了士大夫儒家传统进入以前的原始面目。表明当时社会深受畲瑶风俗的影响,或者说当时社会受畲瑶族群所控制。在明代以前,这可能确为实情。 

黄氏原文地址:http://www.doc88.com/p-1156844142666.html


附:蒙复公,在97年《大埔黄氏源流(总谱)》中,考证后为认为是庆华公,节录原文如下

大麻敬里岸洋尾黄氏(属湖寮窠里支派)手抄老谱,其中一段记载:“我祖庆华公,娶妻杨氏,生二子:长子宗仁、次子宗义。宗仁公(我祖)娶妻潘氏,生二子:长子司寿,字月梅。次子司立,字月明。又云:宗仁公深究医书,能治痛疾,求济于门者无虚日,孤贫者取药不问其报。公于永乐年间移大埔县清远都莒村寨堡。公墓葬莒村乌鸦落洋形。族谱对宗仁祖妣记载云:公生住黄泥塘及后死俱葬龙窠左侧,风雨过排形,寅山申向,未有石碑记,及后世孙名楼字于安首事未认,难分祖妣姓氏,改称蒙复公,为始祖。”

前一篇: 《光德赋》
下一篇: 客家族谱中郎名盛行的年代与地域

Copyright © 2014 - 2024 All Right Reserved
广东大埔 黄氏家庙 光德黄氏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10954号
联系我们: 光德黄氏 | 客都小渔 | 黄优兵